今天,我们重提要走中国特色的零售之路,和以往带有一定贬义意味的中国特色有何不同?而且世界零售经过多年发展,前人已经总结并摸索出了很多规律,今天探索的中国特色的零售之路有何不同?我们又应该如何走出一片天地呢?
上周,我到成都走访了当地部分零售企业。在和成都伊藤洋华堂总经理黄亚美女士的交流中,黄总提到近两年在伊藤洋华堂系统中,有不少日本伊藤洋华堂的同行,开始到成都伊藤洋华堂来交流学习,来了解中国零售行业发生的最新变化。无独有偶,一年前,沃尔玛中国区CEO陈文渊先生拜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时也提到,沃尔玛总部也开始把一些全球高管的年会放在中国召开,中国管理层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总部的重视。
当然,这些现象的发生,并不意味着中国零售行业已经世界领先,客观的说我们在不少零售基本能力上,比如在买手能力、供应链能力、商品管理能力等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零售行业的总体水平差距依然很大。但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我们在零售技术方面的积极应用,中国的零售企业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尽管我们还远没有达到模式成型或成功的状态),但是这些尝试确实在世界范围走在了前面。而这些基于移动互联、基于现代科技,以及应对消费者多触点,消费时间碎片化之后所做的探索,对于当今社会很多零售商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因此,零售作为一个长线投资的行业,摆在中国零售同行面前的话题就是:如何站在未来十年的高度,来定位今天应如何布局,并走出一条借鉴他人所长,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零售之路?
谈到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零售之路,如果在2012年之前的跑马圈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零售”在很多方面给大家的联想并不正面:比如我们百货的出租柜台模式,比如我们超市业态发挥到极致的进场费模式,代销模式乃至于相对较长账期的财务模式。尽管这些模式并非中国原创,但在中国却发扬光大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
客观的说,在企业自身资金实力相对匮乏的年代,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实现快速扩张,之前的发展模式并非一无是处。但是行业长达20年的成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让部分中国的零售企业严重依赖上了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而长时间的路径依赖,也必然导致我们在品类管理、在商品运营,以及在买手能力上的短板。
今天,我们重提要走中国特色的零售之路,和以往带有一定贬义意味的中国特色有何不同?而且世界零售经过多年发展,前人已经总结并摸索出了很多规律,今天探索的中国特色的零售之路有何不同?我们又应该如何走出一片天地呢?
百货商店、大卖场、超市,这些强调标准化,规模化的连锁门店,一定程度上伴随大工业时代产生,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和稳定的供应链满足了那个时代消费者对于物质的需求。今天,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主流国家已经开始向工业4.0时代(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迈进。在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过去与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相匹配的零售模式和业态,是否适应新时代的消费者需求,值得业界探索。
与此同时,国内出现的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消费者已经主动拥抱变化,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得到赋能。因此,在国内一二线城市,传统零售业态已经开始面对不断下降的客流和分化的消费渠道。严峻的形势和面临的挑战,也逼迫中国的零售企业必须向前探索,以实现自身模式的转型,进而推动整个零售行业的产业升级。如果不主动融入,不主动升级,传统零售企业很可能也会面临顾客流失,坪效和人效都难以提高的“行业中等收入陷阱”。
近几年,由于政府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以及消费者对于新兴模式的勇于尝试,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零售领域的探索领先了其他国家同行半个身位,因此,随着5G时代的来临,中国有条件进一步探索,直至找到一条适合中国零售企业的数字化发展之路。至于这条道路是和消费者建立更多更有效链接,还是通过新技术和新模式应用为消费者创造新的价值?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值得不断去尝试。
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零售之路,我们还需要加强商业文明的建设。尽管目前中国零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果在商业文明方面我们不能取得相应的成绩,中国特色的零售之路显然具有缺陷。
应该说商业文明包含的维度很多,要建立新时代商业文明,就要关注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今后大数据和物联网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消费者的隐私不被侵犯,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都需要全面考虑;对于企业的股东而言,如何确保股东利益不受侵犯也至关重要;对于合作伙伴而言,如何坚持契约精神和坚守诚信相交的理念;对于社会而言,我们要考虑企业如何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并推动本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员工而言,如何确保员工正常利益诉求的情况下,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也值得关注。
只有把商业文明的建设放在和企业发展同样重要的程度,商业才能实现长远发展,行业才能繁荣稳定。
零售业本身就是不断利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通过商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无论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如何变化,这都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尽管我们强调未来中国零售行业发展要走自己的道路,但是世界零售已经摸索出的诸多发展规律(比如和收入大致相匹配的业态更迭),中国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而且这其中有非常多值得中国零售企业借鉴和学习之处。客观的说,目前为中国零售赢得声誉更多来自互联网企业和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对于传统实体零售企业而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我们的近邻日本为例,日本对于老龄化社会商业的探索,日本对消费者的无微不至服务,对于门店氛围的营造,以及对于细节的管理都值得我们学习;此外,美国的供应链管理和层出不穷的模式创新;欧洲同行的设计和自有品牌技术,这些都值得国内的同行借鉴。与此同时,在中国零售整体基础设施,尤其是物流基础设施上,我们还存在系统性的短板,我们的公共服务水平也不高,这些短板并不会因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技术的迭代而自行消失。
因此,在强调探索中国特色的零售之路的同时,我们也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零售本身的发展规律,我们要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又不违背商业规律的发展之路。
下载附件: